建设国内一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
为全省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践行“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使命,继承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老一辈地质报国的“三光荣”精神,不惧艰难险阻,常年扎根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努力推进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不断深入,完成了一系列“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为社会发展、造福民生奉献了青春和才智。
青春是奋斗的时光,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让我们走进“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获奖集体——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团委。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地质工作先行。地环中心(华地)青年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需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四化建设,传承地质报国精神,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抢险救灾,奋不顾身,切实履行公益职责。哪里有自然灾害,哪里就有地环中心(华地)青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的历次震后抗震救灾中,在“8·13”都汶特大山洪泥石流、“6·24”茂县新磨村特大滑坡等多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中,溯险而行,发挥专业优势,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监测预警、排危除险、安置点评估等工作,为前线指挥部决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造福民生,倾情奉献,竭力保障饮水安全。地环中心(华地)青年以水文地质部队先辈为榜样,主动服务民生,在四川省德政工程“红层找水”行动中,科学规划布置浅井33万口,解决了丘陵缺水区133余万群众饮水困难,万人签名感谢信被中国博物馆收藏。改水解民困,科学除病源,他们还担纲完成了四川大骨节病区、包虫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饮水示范工程,为20万藏羌群众带来清洁安全的幸福之水。
脱贫攻坚,爱洒凉山,用心用情解困纾难。自2015年以来,先后派遣3名优秀青年常驻甘洛县洼裂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共协调引进帮扶资金近3000万元,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饮水、通信、教育、卫生、住房条件。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发展生态农林和药材种植业、三黑(黑猪、黑山羊和乌鸡)养殖业,推动了产业扶贫,全村按期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以来人均年收入连续增长,远高于当年脱贫标准。
新时代新征程,地环中心(华地)青年将在单位党委的领导下,以蓬勃的朝气,努力成为建设国内一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的生力军。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