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内一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
为全省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当城市在数字镜像中“复活”,当山川河流在虚拟世界精准复刻,实景三维正悄然重塑我们的认知。从智慧城市的精准治理到灾害预警的秒级响应,从文化遗产的永生保存到低空经济的空间重构,实景三维正以厘米级精度重新定义着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方式。
实景三维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2019年自然资源部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提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35年,8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实景三维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它通过精确的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将现实世界数字化,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方向。
实景三维,是一种前沿的数字化测绘手段,它借助摄影测量、激光扫描、传感器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将真实场景转化为数字化的三维立体模型,在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上呈现出与现实环境完全复刻的虚拟空间,让使用者仿佛身临其境,能直观感受现实场景的真实面貌。
简单说就是把真实世界变成数字世界中的高精度立体数字地图,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出现实世界中各种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就像给地球做了一个可量测、可分析的“数字分身”。
实景三维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首先,数据采集是基础,我们利用无人机航摄、卫星遥感、地面激光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全面、高效地收集地理空间数据。这些数据涵盖地形地貌、建筑物、植被、水体等各类自然和人造要素,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数据处理与模型生成是关键步骤。我们运用先进的三维建模软件和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具有高度的几何精度,还能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纹理和色彩,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省地调院作为科研型事业单位,坚持不断探索实景三维面向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如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经历领题、答题到破题,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资产清查、智慧城市、应急测绘、文旅融合等多领域取得了应用成效。
实景三维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理空间数据,在耕地林地园地空间治理工作中,依托实景三维平台精准呈现自然资源现状与耕林园管理矛盾,支撑管理边界划定,有效化解地类模糊、空间错配及权属冲突,推动全省耕林园空间治理提质增效。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以实景三维为工作底图,精准厘清自然资源权属边界,攻克复杂地理环境与大规模区域确权难题,是四川省首个全面运用三维登记模式并完成公告登簿的自然资源。
在黄河干流自然资源(水资源)调查与资产管理中,建设了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基底,摸清黄河流域四川段自然资源分布情况与资产量,掌握了自然资源家底,是四川省首个采用实景三维开展水资源调查及资产清查的典型案例。
在某区违建综合执法中,实景三维帮助执法人员快速定位和识别违法建筑、违规占地等现象,直观发现潜在违法建设,不断创新城市执法监督手段,有效消除违法乱建现象带来的消防、建筑安全隐患,提升了城市智能监管水平。
在地下管网普查工作中,实景三维结合数字化管网成果,构建出地上、地下三维场景,能够提供准确的管网位置和周边环境信息,直观展示管网空间布局和结构特征,解决城市运行中管网日常监控和维护管理难题,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在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中,利用实景三维地形地貌展示的直观性,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帮助专家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灾害发生区域的环境特征,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实现地灾防治工作智能化、科学化,全面拓宽和加大地灾防治能力的空间和途径。
在历史建筑物建档测绘中,实景三维技术通过高精度扫描和建模,将古建筑、遗址等文化遗产的形态、结构和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有效监测文化遗产的现状,及时发现和记录损坏情况,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文物长效保护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
未来,实景三维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数据精度和完整性,并扩展至更多应用领域。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将使数据采集设备获取更精细、全面的信息,构建更逼真、准确的三维模型。实景三维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结合,实现海量数据的自动分析处理,提升效率和准确性。大数据和云计算将为数据存储和管理提供支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地图不再只是线条,山川跃然于屏。省地调院正以实景三维复刻山河大地,让国土“会说话”、让森林“可计算”、让古建筑“云端永生”,让政府决策、自然资源管理更精准,为数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四川地调力量。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