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内一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

为全省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字体大小:

省地调院专题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作者: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20 日期:2025年06月19日 17:02

 

6月18日上午

省地调院召开党委会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党委书记、院长蒋俊主持会议


图片


会议指出

省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对四川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立足四川经济大省现状和文旅资源禀赋,鲜明提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确立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总目标。会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围绕品牌打造、产业发展、消费提升、深化改革,提出了16项具体举措,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



会议强调

全院上下要将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上来。要将其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文旅发展及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大力服务支撑四川文旅产业发展。要把落实全会精神与当前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更好服务支撑全省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及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助推四川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地调力量。



会议要求

一是探寻地学旅游资源,支撑文旅地标建设

要深刻把握地质在文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从地球科学的角度,为文旅发展寻找高品质的、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通过发现新景观、打造新景区、开拓新业态,满足文旅发展中对旅游资源存量和增量需求,全力支撑四姑娘山打造成为中国第50个、四川第4个世界地质公园,助力我省推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



二是应用地球科学技术,助力文旅价值提升

充分运用全省文旅普查成果,支撑各级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与文旅规划。深入挖掘兼具地域标识性、价值稀缺性、资源互补性、利用持续性的自然人文资源,助力资源的精准管控、传承利用与价值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两山”转化提供科学依据。依托实景三维技术优势,运用数字化建档手段,精确测量记录石窟寺等文化遗产结构特征与尺寸,构建三维模型与影像资料,打造资源管理平台,为川渝石窟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文旅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三是做好地质保护修复,服务文旅遗产传承

依托“调查、策划、规划、整治、设计、用地保障”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为文旅产业消减生态风险、改善生态质量、优化空间格局,持续提升生态“颜值”。以数字技术赋能保护修复,基于精细化三维模型成果,结合物联感知技术,构建监测平台,实现对文化遗产关键信息的精准记录与动态监测,支撑后续修复保护。综合利用物探遥感实景三维技术,开展文物共性病害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精准识别病害特征及成因,构建病害与材料评估体系,提出综合防治方案。



四是扛牢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当前重点工作

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文旅业,促发展、挑大梁的坚定决心,坚决扛起拼经济的政治责任。锚定2025年目标,紧盯政策、抢抓机遇,努力把进度往前赶、工作往前推,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深刻汲取国内、省内事故教训,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做好涉访维稳,确保地灾驻守精准有效、自身项目安全度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干事创业,造福职工。


 

关注